65年首次逆转 俄罗斯进口中国军品意味着什么?
3月底,俄罗斯媒体报道,由于乌克兰问题导致欧洲和乌克兰对俄罗斯中断所有军事合作,原来为俄罗斯白嘴鸦雏级快艇提供发动机的德国MTU公司终止了与俄罗斯 的合同,俄罗斯船厂只好赶紧寻找替代发动机,最终中国河南柴油机重工公司生产的TBD620V12发动机成功中选。俄罗斯海军快艇采用中国发动机的消息一 经披露,顿时引起一片惊呼!中国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!
中国制造早已席卷全世界,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加工水平最高端体现的发动机,却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。小到汽车发动机,大到舰艇飞机发动机,长期以来都要依靠进口国外发动机,形成了中国制造却没有中国心的窘境。在民用领域,无非就是多花点钱向国外购买,少了一点主导权而已。
但是这个问题发生在军用装备上,问题就大了,如果军事装备的发动机全部依赖进口,那么一旦爆发战争,后续装备的生产,就完全控制在别人手里,这种控制权将直 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战略。在历史上主力装备完全依赖国外进口,结果在战争中因此而受到影响、制约的情况,可以说是不胜枚举。
所以中国近十年来海空军装备的井喷式发展,如果没有真正的国产发动机支撑,所有这些表面辉煌,都是镜中月水中花,经不起一星半点的风波。对于这个问题,中国 当然是很清楚,并且一直在努力研制自己的发动机,令人欣慰的是,这些努力终于结出了成果。在航空发动机方面,国产的太行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,推力比歼 -11也就是俄罗斯授权生产的AL-31系列发动机还要大,使用寿命也更长。安装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歼-11就已经有了全新的序号——歼-11B,也就使歼 -11B成为近年来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唯一装备国产发动机的战斗机。
而这次俄罗斯选中了中国的船用柴油机,也充分 说明了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。还有海外媒体报道,目前中国在船用大功率燃气轮机方面也已经大大超过俄罗斯,现在影响俄罗斯选用中国大功率船用 发动机的真正原因,已经不是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,而是俄罗斯实在有些拉不下脸的面子问题了。
领袖级就是个噱头
这次俄罗斯从中国引进的发动机是给白嘴鸦雏级导弹快艇,这种导弹快艇排水量才120吨,最高航速也不过区区23节,武备也只有1挺14.5毫米机枪和2具反 蛙人榴弹发射器,之所以能叫导弹艇的不过是1座“针”肩扛式小型防空导弹发射器。所以这种快艇实在太小太弱,自然对发动机的要求也不会太高。但是德国 MTU公司终止与俄罗斯的合作,受到影响的可不仅仅是白嘴鸦雏级,俄罗斯20385型护卫舰、21361型导弹舰以及22460型海防舰都是计划装备 MTU公司的柴油发动机。换句话说,这些舰艇都要考虑替换的发动机了。
以中国目前的大功率船用柴油发动机技术水平看,是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舰艇的需要。现在讨论最热烈的是俄罗斯即将开始建造的14000吨级的“领袖”级驱逐舰是不是也会考虑采用中国的发动机了,可是所 谓“领袖”级驱逐舰其实是俄文翻译上的偏差,应该是“驱逐领舰”,是军舰的舰种名称,而不是级别名称。而且这种军舰早先是俄罗斯想推销给中国的,被中国拒绝后才又转内销给自己用。俄罗斯近十年来还没造过5000吨以上的军舰,一下要想造14000吨的大舰,恐怕没那么简单吧。何况,这个所谓的“领袖”级到 今天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,是否真正完全完成设计都还两说呢。俄罗斯方面声称2017年开始建造,还有两年多的时间,谁知道这期间会发生什么状况呢,所以说 “领袖”级更多是俄罗斯提升军备的噱头。
中国心够强劲
其实中国海军自己就有相当于“领袖”级的大军舰正在积极筹备之中,那就是12000吨级的055级驱逐舰。毕竟随着中国航母的服役,组建航母舰队已经是迫在 眉睫的需求了,现有的驱逐舰和护卫舰,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了一种能够真正压得住阵脚的“顶梁柱”的角色,所以12000吨级的大舰自然也就势在必行了。
现在舰艇动力已经多是燃气轮机或者是柴燃联合动力。而在这方面,中国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水准,丝毫不比柴油发动机要差。中国的燃气轮机起步于50年代末期,当时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。改革开放以后,又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燃气轮机,2艘052C级驱逐舰就是80年代末期引进的美国LM2500发动机,一直用到现在,性能还相当稳定。中国对其进行过仿制,但没有成功。之后,中国又转向乌克兰引进GT25000燃气轮机,正是在UGT25000的国产化过程中,使中国真正消化、吸收了相关技术,掌握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燃气轮机,国产GT25000系列发动机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今后海军新造舰艇的动力之源。
反观俄罗斯,由于苏联解体时,船用发动机这一块基本都划给了乌克兰。虽然近年来俄罗斯提出了多种船用燃气轮机的发展计划,但都没有太大进展,目前俄罗斯掌握 的最大功率的船用燃气轮机是M70FRU型,功率只有14000马力,根本不能满足大型舰艇的需要。所以当乌克兰终止了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项目,立即就严 重影响了俄罗斯的舰艇建造。如俄罗斯正在建造中的22350型“戈尔什科夫”级护卫舰,就几乎停滞,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又开工建造6艘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 11356M型导弹护卫舰,来作为弥补。
由此可见,中国在燃气轮机方面已经逐步超越了俄罗斯,所以将来俄罗斯舰艇采用中国造发动机的情况,只会越来越多,肯定不会再像这回这样引起轰动。
中国的武器出口到哪里?
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(SIPRI)的报告指出,中国是近年来武器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。基于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的数据,美国和俄罗斯分别以出口占全球武器出口的31%和27%遥遥领先。中国、法国等其后三名国家出口量远逊于美国、俄罗斯,均占5%左右。
数据还显示,中国武器出口主要针对三个亚洲国家,分别是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和缅甸,中国仅对这三国出口就占总出口的三分之二,此外,五年前中国也开始对非洲18个国家出口武器。
有分析认为,那些与美国及其盟国不和的国家愿意购买中国武器。
数据显示,中国占全球武器市场的比例从2005年至2009年的3%升至2010年至2014年的5%。
除了扩大贸易以外,这些武器出口有助于中国为其高科技军备计划融资,当前这些计划的研发主要依赖政府资金。过去4年的大规模武器交易包括向委内瑞拉出售装甲车以及运输和教练机;向阿尔及利亚供应3艘护卫舰;向印尼出售数百架反舰导弹;以及向尼日利亚出口武装无人机。
中国武器研发进步,由最大进口国退至世界第三
最近几年,中国军事预算的迅速扩张以及技术的先进提高了中国武器的竞争力。这使中国在增加武器出口同时减少了武器进口,最新5年间,中国武器进口较之前5年下滑42%。
2010年的时候,中国曾是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,如今名列第三,仅次于印度和沙特阿拉伯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认为,根据中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预算,中国国防预算现在仅次于美国,今年将增长10.1%,超过预期经济增速。中国军费近20年来几乎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,这一最新数字显示,在经济增速放缓之际,中国计划将军事开支列在优先位置。
美俄的军火卖给了谁:亚洲国家
研究公司IHS周日称,2014年全球军贸金额连续第六年增长,至创纪录的644亿美元,沙特阿拉伯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。IHS称,新兴经济体对军机的需求不断增长,加上中东及亚太地区局势日趋紧张,带动武器供应增长。
IHS称,2013年至2014年,沙特武器进口增长54%,根据计划交货情况2015年该国武器进口将增长52%。IHS指出,2015年,每7美元的武器进口支出中,将会有1美元来自沙特。
2014年排名前五的武器进口国及地区分别是沙特、印度、中国、阿联酋和台湾。2013年排名前五的是印度、沙特、阿联酋、台湾及中国。全部都是亚洲国家。
IHS称,2014年沙特和阿联酋合共进口防御系统86亿美元,超过西欧的进口总额。在中东市场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,去年美国对中东的防御系统出口额达到84亿美元,超过2013年的60亿美元。推荐:www.ylmpc.com.cn
- 上一篇:中国宁波企业挺进俄罗斯电力市场
- 下一篇:没有
相关文章